回顧2022,鎢市場在宏觀環境的影響下價格漲跌反復,可謂是震蕩前行。先是在海內外需求同時上升的情況下達到本年價格的*高位;而后受疫情管控以及終端需求減弱的影響出現價格回落;在此期間,原料價格的堅挺為鎢市場起到了有效的提振作用,但也因此使得鎢價波動加劇。
回顧年內鎢價走勢:
一季度
鎢價在節前節后原料供應偏緊以及剛需備貨的推動下,整體保持上升態勢,鎢精礦價格從11萬元/標噸上漲接近至12萬元/標噸,整體漲勢良好。2月末“俄烏戰爭”事件引爆了海外市場的采購情緒,提升了海外需求方對國內鎢產品的依賴程度,出口量的增加使得鎢價再次上漲。
二季度
3月末4月初,在原料價格全面上漲的背景下,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出于成本的大幅增加,紛紛選擇上調產品售價,從需求面為鎢價提供支持。
進入5月,國內疫情反復,華東地區的長時間封控使得陸路運輸、鎢產業鏈下游及終端的開工率均受到影響,采購需求及產品銷量日益減少,鎢市需求加速縮水,持貨商挺價信心受阻,至此鎢價開始回落。
進入6月,雖疫情有所緩和,但下游合金企業庫存充裕,銷量雖有提升但仍處于去庫階段,暫無周期性集中備貨需求,市場成交氛圍略顯低迷;即使有原料價格堅挺的支撐,也未見有明顯上漲趨勢。
三季度
7月份,鎢價開始止跌反彈:先是因部分冶煉企業拉開檢修的序幕,APT現貨市場供應偏緊,下游企業因擔心原料無法滿足生產而開始進場采購;而后,有鎢精礦持貨商因資金充裕,挺貨惜售情緒漸起,使得市場成交雖緩慢但開始逐步跟進,鎢價開始試探性上調。
9月份,鎢價漸顯回落趨勢:疫情緩和后,鎢市終端需求并未見明顯回暖,硬質合金銷量堪憂,持貨商為出庫存不得不選擇競價讓價銷售的模式,但市場成交仍呈現出低迷的態勢;至此,合金企業也減少了鎢粉末等原料的采購,背對背訂單的采購形勢逐漸成為市場主流。因缺乏終端市場的需求支撐,鎢精礦持貨商也有了讓價消耗庫存以回籠資金的態度;供應端及需求端的雙向減弱,使得鎢價再次開始回落。
四季度
鎢價延續上季度的價格回落的基調,整體呈現出“先抑后揚”的價格走勢。進入11月,鎢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運行,市場悲觀情緒蔓延:硬質合金企業的出貨量仍不見起色,市場成交氛圍不活躍,剛需成交主導市場。價格轉折出現在下旬:合金企業雖需求有限,但年底備貨需求集中進入市場,增加了鎢粉末的流通量,帶動市場剛需流轉起來。受市場情緒的支撐,礦端持貨商信心回暖,開始試探性上調價格,鎢市大企長單定價也開始回升,鎢價再次全面上調。
截至12月30日,55%黑鎢精礦價格圍繞11.4萬元/標噸展開,APT零單議價上升至17.5萬元/噸;鎢粉價格高幅為265元/千克,80鎢鐵主流成交價向18萬元/噸靠攏。
展望2023年鎢價走勢:
目前,鎢市場的運行邏輯緊緊圍繞“弱現實&需求回暖”。一方面,現階段因疫情管控的放開,鎢相關企業的生產受到一定限制,產品產出減少;而大范圍的終端市場仍舊蔓延低迷的成交情緒,整體偏向于“去庫”的選擇,備貨采購情緒有限。另一方面,正因現有供應的減少,且伴隨市場信心的修復,來年價格或仍有上行的空間,下游需求能否在疫情放開后如期迎來大幅改善呢?讓我們拭目以待吧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